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北極的哀愁與興盛

北極是北緯63.5度範圍內的通稱,在這塊區域裡海洋占大部分的面積,因此稱這片海洋為北冰洋(北極海)。下面影片中是1987-2014年北極冰層消長的變化,影片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北極的海冰一年比一年的減少,而且呈現出一去不覆返的現象。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地球系統研究室(ESRL)公佈的資料中可以看到從20世紀初人類進入石化燃料高度使用的年代,氣球上的溫器氣體就快速的累積。

NOAA對於大氣二氧化碳量的預測

溫室氣體中又以二氧化碳累積速度最為快速,在2014年年底就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就快要突破400ppm的大關。(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為1000ppm以下)


NOAA發佈的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
看完上述這些資料大部分的人想到的都是地球暖化,北極海冰融化,海水上升,北極熊快滅亡......等等資訊。


一些網路上探討環境破壞的議題


北極海冰融化造成的環境議題以外,也牽動著全球戰略、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上的議題。在影片中如果有仔細的觀察可以發現在2008年夏天北冰洋的海冰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北冰洋海冰兩側出現沒有結冰可供航運的水域。


2008夏,北冰洋在紅色區起處出現了無冰的水域
2008年時候的新聞報導


北極海冰削減並出現航道,這代表人類的足跡可以較容易的穿越北冰洋,串起被北冰洋分隔的東西方。就北冰洋航運組織AMSA(Arctic Marine Shipping Assessment)的報告圖中可以看到在2004年穿越北冰洋的航程小於10個航班,而且需要使用破冰船才可以通行。


位於北極海東西兩側的航線


2004年AMSA航運報告

在2014年大陸方面的新聞報導指出2013年共有71航次通過北冰洋,除了運用夏天短暫出現的北冰洋航道外,根據報導也有船運公司開始打造具有破冰功能的商船期望可以延長航行於北冰洋的時間。北冰洋航運的開通大幅度減少東亞運送貨品到歐洲的營運成本和時間。


大陸的報導,關於北冰洋航線

已有船運公司開始打造具有破冰能力的貨船


現行世界航運繁忙的點都是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斯普魯斯海峽、麻六甲海峽)或是地峽 (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開通的運河。如果一艘貨輪從東亞運送貨物到西歐必須經過麻六甲海峽,經過海盜出沒的亞丁灣通過曼達布海峽(Bab el-Mandeb)然後再經過蘇伊士運河,再通過地中海航行到西歐。貨輪經過這些重要水域都是其所屬國家掌控,在加上距離遙遠航運成品較高。因此當北冰洋的海冰融化可以通行對於航運界是一大福音。這將打破蘇伊士運河在航運界上的霸權。同也會造成在這些繁忙行道上的樞紐城市的衰落,像是因為麻六甲海峽興起的新加坡。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局 eia

此外北冰洋海冰溶化也有著及其重要的戰略影響,其中以俄羅斯得利最大。因為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使得其軍事調動上東西兩邊難以溝通由其是海軍影響最大。因為俄羅斯在歐洲這邊的海軍不凍港分佈於波羅地海和黑海內,因此當有軍隊調動通過這些由別國扼守的重要航道就會被偵測絲毫無機密可言。因此當北冰洋海冰消失,北極航道的開通使得俄羅斯海軍的調動脫離別國的掌控,加強東西兩邊的軍事行動。




北極相對於南極有南極條約約定各國使用的權利義務(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所有)。北極四周共有丹麥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冰島等八國,因此北冰洋主權歸屬和經濟利益相對比較複雜,因此在1996年這八國成立北極理事會協調管理北極相關事務。

雖然北冰洋海冰的溶解將會牽動各國經濟軍利的角力外,最重要的是地球環境變遷對於人類和所有生物的影響。若再不重視地球暖化的危機,北極這壯麗的風光將不復存在。


延伸閱讀

追蹤我的小故事,給我按個讚Facebook粉絲團  阿堡的世界 分享生活 x 旅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